课题服务
Subject service

揭秘了!国自然评审7月落幕,为何榜单却迟至8月揭晓?背后真相唏嘘不已!

发布时间:2024-08-06 浏览次数:729

“提前”获知2024年国自然中标结果?


距离国自然放榜时间越来越近,按往年经验,8月中下旬会公布中标结果。

无论申请结果如何,无论申请结果如何,基金委都会以邮件形式通知申请人,而单位系统通常会比个人先收到通知,个人一般一天后才能查到

会评时间是7月,现场结果就能确定,为何还要等到8月下旬呢?个人有没有办法“提前”获知2024年国自然中标结果呢?

这里面的故事就多了,大家且看!

1.png


为何延迟放榜?

由于每年申报国自然的人数都很多,良莠不齐,难免会有学术口碑不好甚至是pubpeer造假曝光的人员浑水摸鱼为了NSFC基金委的清誉,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纰漏,把国自然基金批给没资格、低劣的学术“混子”。这是基金委考虑延迟放榜的第一准则。

其次,我们就拿医学部的10万份标书来说,一共应该有至少30万条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那么这么多评审意见难免会有“脏字”“张冠李戴”“文不对题”等情况发生,哪怕只有就那一条不合适的评论,草率给发给申请人,都会造成严重的学术事故,人家抓住把柄投诉的话,网上发个网暴帖,就是基金委的失职,吃不了兜着走,这罪名可担不起。

此外,形式审查在4月进行,审查“是否独立一作”“是否独立通讯”、“作者位次是否有错误”、“是否有撤稿”、“身份信息(以前有人造假身份证)”、“依托单位信息是否正确”等等各种形式问题,而在7月时,已经过去了3个月,万一该申请人这段时间有新的学术造假证据,将会被重新判定是否有资格拿到国自然。

如果熟悉政府部门工作流程,会比较清楚。包括自然基金在内的各种科技项目在评审全过程的关键节点,都是要经过处室报出,学部(专业司)审批,并会签相关司局,然后报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批。在特殊时候,还要还要往上报批。

这些环节的任何一个节点都不能提前计划,会因时而变。

2.png

众所周知,尽管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打招呼现象,为了排除那些通过某些特殊手段通过“函评”、“会评”的垃圾项目,延长审查时间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审慎的做法有助于确保最终的资助决策是基于项目的真正价值和质量,而不是其他因素。


每年会评过后都会有,相关专家、申请人被举报的事件,无非就是打招呼的线索被人发现了,第三人眼红过来举报的,所以NSFC非常乐意多等段时间,让子弹飞一会儿。


3.png

"小额资助"项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体系中,存在着所谓的"小额资助"项目,这通常是指那些获得的资助额度低于标准额度的项目,例如地区项目可能只有20万,而一般标准是32万,或者面上项目可能只有30万,而通常应该是49万。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每年的经费预算需要被完全分配,不允许有剩余。小额资助,基本上就是在会评结束后决定的,至于如何决定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总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选择延迟一个月公布资助结果,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学术事故和争议的发生,同时致力于净化学术环境,为科研界树立良好榜样。此外,通过合理安排小额资助项目,确保国家年度经费预算得到合理且有效的分配。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研项目资助单位,NSFC深知“获批国自然”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因此,对资助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持审慎态度。
来源:网络整理
24年已过半,想拿课题晋升的医生抓紧联系我们啦!卫健委、科技厅、教育局课题,中一个明年就能升副高!

4.png

5.jpg

拉伊卜生物全程服务,拟题到完稿,啥都不用你操心!

已协助N+医生立项!

6.png

    欢迎您来咨询!!

推荐新闻

400-698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