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自然落榜的五大问题
(一)立项依据不足
有些申请书中关于该研究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得太过简略;或参考文献过时;或研究方向跨度大。
这个问题较为普遍。有一些本子,涉及内容多,研究内容多达10几项,但是重点不突出,找不到创新点在哪儿。且内容太过宽泛,容易暴露个人不擅长的环节而被专家淘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老套”未找到突破口
有的本子在研究方案中“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有的本子试验方案设计过于粗糙,关键试验方法不具体,让人感觉难以落地。也有的试验方案事无巨细,过于冗长,反而冲淡了主题,失去研究特色。
因此,还是要针对性地挑选较为关键重要的研究方法予以详细阐明而省略部分已是老生常谈的试验手段。
写好逻辑性与故事性强的本子,可让评审专家清晰地理解拟申请项目的“脉络”,助其做出客观的评判。
■ 关于申请人资历及依托平台实力问题不要轻视。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不符合申请条件而和国自然失之交臂。
另外,国自然项目评审在读你的本子时,会评估拟开展的研究是否与你所在的依托单位条件符合,请在写本子的时候认真评估你所在单位的本学科实力。
■ 标题要体现出学术性与创新性并存;文字排版整洁,图片高清;层次分类明确。
■ 研究人员组成避免不合理情况出现,例如组员中研究生即将毕业等情况。
人与人的智力相差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在愿意为之努力的前提下,拥抱一个蓬勃生长的研究方向,你必然会壮大。跟随一个夕阳西下的研究方向,你必然消亡。
要注重选题的三要素:其一、是一个明确的科学问题或关键的技术问题,研究内容一目了然;其二、有理论上的启发意义和技术上的应用前景;其三、具有首创性和强竞争性,类似研究好像真没有。
(二)完整的标书写作很重要
主要研究领域、摘要、项目成员、立论依据、参考文献、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和申请人简介十个内容。
1、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应该填写的是“领域”或者一个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不少人却填写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名称,这显然不合适。
摘要只可以填写 400 个字,所以需要仔细斟酌,凝练成句。经常发现一些申请者浪费这一珍贵的空间,用过半甚至大半的篇幅来阐述背景资料。切记,评委大都很忙,有时候“摘要”成为部分评委了解申请书全部亮点的主要途径,应该在这部分尽可能多地谈论自己的东西。
通常用第一句话来简介精要的立论依据,用一句话来阐述研究的学术意义,中间的大部分文字则用来介绍申请项目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容易打动评委的那些亮点。应该只列入那些对所申请的项目“有用”之人,千万不要将上了年纪而没有相关学术积累的行政领导硬拉进来。行政领导或许有影响力,但如果离开其所在的科室或单位,认识他们的同行并不多,被认可的可能就更稀少了。
项目分工要尽可能明确,切不可使用“参与实验”之类模糊的语言。特别注意不要留下“理论指导”或者“实验指导类”这样的字眼。作为申请者,还需要别人来给予理论指导,这就等于告诉评委:申请人还不具备主持研究项目的能力。
绝非越长越好,切不可写成一篇面面俱到的综述,不会有太多人有时间和精力来阅读那些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而又不得要领的长篇大论,建议别超过 1500 字。
有人喜欢从外文杂志下载和剪裁一两幅标满英文符号和单词的示意图附在这部分,其实并没有此必要,除非那些示意图是申请人自己画的,是基于自己工作的总结。列出 10-20 余条足矣,申请人没有必要告诉别人自己已经阅读了浩瀚的文库。这些文献如果有一两条是申请人自己所发表的论文那将是不过的事情;但又不能太多,否则评委有可能认为除了申请人本身,其他感兴趣的人并不多。可以各列出 2-3 条,不能罗列太多,更不可大段描述。
研究方案是整份申请书的灵魂,许多认真的评议人和评审专家就是主要依据该部分来判断一份申请书优劣的。
申请者应该将技术路线和方法仔细阐述清楚,不可因为所谓的“保密”需要而有意省略一些重要的实验步骤。不然,评委有可能认为申请人填表不认真或者不得要领。
这实际上是给申请人一个机会说明自己的能力和思想,不能装斯文扮低调,更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夸大自己的业绩通常都逃不过评议人的眼睛。
有些人喜欢在“预期研究成果”中表决心要发表 SCI 论文若干篇,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果申请书的其他部分有硬货,不提 SCI,别人也会相信申请人能出好东西;如果申请人从无 SCI 论文,这会儿不说也罢,以免弄巧成拙。在“申请人简介”中应把能说明申请人具有主持项目能力的全部学术积累简单的填写出来。一些评委拿到一份申请书首先就直接翻到这一页,看看申请人有没有相关的研究背景。如果没有,那是很不好说话的;相反,如果申请人有充分的资料显示自己有能力完成所申请的项目,其他部分受关注的程度则可能会降低。
发表论文的清单尽可能选取那些与拟开展工作相关的文章,切不可为了充数将一些与所申请主题不相干的文章也拉进来,这不会有什么好处。论文清单应参照本学科主流期刊的格式,如医学领域符合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的格式。值得指出的是,列出的论文作者中必须要有申请人的名字。
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同样重要,尤其是他们发表的论文清单。总之,申请人必须实事求是地提供资料,显示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学术人,目前正在领导一个奋发向上的科研团队。
基金撰写过程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你可以向阅读你基金报告的同行清楚的表述你的新思想。把SCI撰写基金计划书看作产生影响的机会。要对你所写的内容充满热情,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就未必能写出好的报告,也不大可能获得资助。模仿性科学(“Me-too” Science)一般难以获得资助。另一方面,太过冥想性的科学也难以获得资助,特别当基金紧张时。尽管不合理但是真实的。
你需要说服评审者你提出的工作很需要做,而你就是好的人选。
不同基金项目要求提供不同数量的初步数据。对某些项目,可以说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才能获得资助,所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下一阶段研究。因此,只要在适当的地方,要提供诱人的前期成果,确定告知评审者这些成果就是你申请项目的特定目标。
在叙述你的项目动机时,确定尽可能引用所有相关的成果,糟糕的莫过于未恰当的引用评审者的成果!要说服评审者相信你具有完成所提出工作的技术和科学背景。
五、找到合适的基金机构,非常仔细地阅读相关的申请要求,明确的回答其要求大多数基金机构都有特定的职员来帮助研究者发现资助机会,而多数基金机构都在其网站提供帮助研究者找到项目的信息。记住项目需要赠与资金,这也是项目职员的工作职责。项目职员可以帮助你识别合适的基金机会。如果你的申请不适合某些特定的项目,就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别处申请,那里也许有更适合的项目。
▎来源:科奖中心、麦德辑学术编译,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