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服务
Experimental service
动物实验

肿瘤疾病——前列腺癌模型

        前列腺癌模型是研究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治疗及转移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 体外模型体内模型 和 计算模型。以下是各类模型的概述及其应用:

1. 体外模型

(1) 细胞系模型

  •      常用细胞系

  •          ○LNCaP:雄激素受体(AR)阳性,用于研究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          PC-3:AR阴性,高度侵袭性,用于研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

  •          DU145:AR阴性,转移性模型。

  •          22Rv1:AR阳性,CRPC模型,保留AR剪接变异体。

  •       应用:药物筛选、基因功能研究、信号通路分析。

(2) 类器官(Organoids)

  •       来源:患者肿瘤组织或正常前列腺上皮干细胞。

  •       优势:保留肿瘤异质性和微环境特征,适用于个性化医疗研究。

(3) 3D培养模型

  •       方法:使用基质胶(Matrigel)或微流控芯片模拟肿瘤微环境。

  •       应用:研究肿瘤-间质相互作用、侵袭和转移。

2. 体内模型

(1) 小鼠模型

  •       异种移植模型(PDX,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           将患者肿瘤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如NSG小鼠)。

  •           优势:保留原发肿瘤的遗传和病理特征。

  •       转基因小鼠模型

  •           TRAMP模型(Transgenic Adenocarcinoma of Mouse Prostate):模拟前列腺癌进展至转移。

  •           PTEN敲除小鼠:研究PTEN缺失驱动的肿瘤发生。

  •       同源移植模型:如Myc-CaP细胞系移植到免疫活性小鼠。

(2) 大鼠模型

  •           如Dunning大鼠模型(如MATLyLu),用于研究转移机制。

3. 计算模型

  •        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

  •           利用TCGA(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分析前列腺癌突变谱(如TP53、PTEN、SPOP突变)。

  •        ●人工智能(AI)

  •           预测疾病进展、治疗反应(如基于MRI图像的深度学习)。

  •        数学建模

  •            模拟肿瘤生长动力学或耐药性演化。

4. 模型选择依据

  •       研究目的

  •          机制研究:转基因小鼠或类器官。

  •          药物开发:PDX模型或3D培养。

  •          转移研究:高侵袭性细胞系(PC-3)或尾静脉注射模型。

  •      ●临床相关性:PDX和类器官更接近患者肿瘤特性。

5. 挑战与前沿

  •       局限性

  •          小鼠模型缺乏人类免疫微环境。

  •          细胞系长期培养可能导致遗传漂变。

  •       新兴技术

  •          人源化小鼠(植入人类免疫系统)。

  •          单细胞测序结合空间转录组学解析肿瘤异质性。

应用示例

  •       ●靶向治疗:用LNCaP模型测试AR抑制剂(如恩杂鲁胺)。

  •       免疫治疗:人源化小鼠测试PD-1抑制剂。

  •       转移机制:PC-3模型研究骨转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中留言!

 

咨询电话: 400-6988-095

 

立即咨询

400-698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