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服务
Experimental service
动物实验

泌尿系统疾病——肾纤维化模型

         肾纤维化是几乎所有慢性肾脏病(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最终通路。它是一个以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为特征的病理过程。为了研究这一过程,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体内和体外模型。

一、 为什么要建立肾纤维化模型?

  1. 机制研究:深入探究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如TGF-β/Smad信号通路、EMT、炎症反应等)。

  2. 药物筛选与评价:在临床前阶段测试和评估潜在抗纤维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 靶点发现:识别新的治疗靶点,为开发创新疗法提供基础。

二、 常用的体内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是研究肾纤维化整体生理病理反应的金标准。

1. 梗阻性模型(最常用、最经典)

●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

         ●优点:模型构建快速(1-2周内即可形成显著纤维化)、重复性好、病变一致性强。主要用于研究纤维化本身的机制,不受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因素复杂影响。

         ●缺点:不是人类CKD的常见病因,与临床相关性稍弱。由于是单侧,动物依靠对侧健康肾存活,不能模拟肾功能衰竭。

         ●方法:通过手术结扎小鼠或大鼠的一侧输尿管,造成肾脏尿液流出道完全梗阻。

         ●特点

         ●主要机制:以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为核心,伴有强烈的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凋亡。

2.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

方法:用动脉夹夹闭肾动脉一段时间(如小鼠30分钟),然后松开夹子恢复血流。

特点

         ●优点:模拟了急性肾损伤(AKI)后向CKD转变的临床场景,这是导致肾纤维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临床相关性。

         ●缺点:技术难度稍高,纤维化程度个体差异可能比UUO模型大。

3. 药物/毒素诱导模型

腺嘌呤模型

         ●方法: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腺嘌呤。腺嘌呤代谢产物2,8-二羟基腺嘌呤在肾小管中结晶,导致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

         ●特点:能模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伴有氮质血症,更接近人类CKD的晚期表现。

叶酸模型

         ●方法: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叶酸。叶酸在肾小管中结晶,引起急性损伤和后续的纤维化。

         ●特点:可导致显著的肾间质纤维化。

顺铂模型

         ●方法:多次低剂量注射抗癌药物顺铂。

         ●特点:主要引起肾小管损伤和后续纤维化,常用于研究化疗药物肾毒性和AKI-to-CKD转变。

4. 遗传/代谢性疾病模型

糖尿病肾病模型

         方法:使用链脲佐菌素(STZ)破坏小鼠胰岛β细胞诱导1型糖尿病;或使用db/db、ob/ob等基因突变小鼠模拟2型糖尿病。

         ●特点:模拟了人类糖尿病肾病的全过程,包括早期高滤过、蛋白尿,后期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周期较长(数月)。

5/6肾切除(Nx)模型

         ●方法:手术切除一侧肾脏,并切除另一侧肾脏的2/3,仅保留1/3的肾单位。

         ●特点:模拟了肾单位大量减少后,残余肾单位高滤过、高压和高灌注导致的“进行性硬化”,包括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是研究高血压和代偿性肥大致纤维化的经典模型。

5. 免疫介导模型

      ●狼疮肾炎模型:如MRL/lpr小鼠,会自发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肾小球肾炎,最终导致纤维化。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注射异源抗体引发免疫攻击,导致新月体肾炎和后续纤维化。

如何选择模型?

研究问题:若聚焦纯纤维化机制,选UUO;若研究AKI-to-CKD转变,选IRI或顺铂模型;若研究糖尿病高血压相关肾病,选相应模型。

物种:小鼠和大鼠最常用,基因工具鼠(如敲除、转基因)资源丰富。

周期与成本:UUO周期短;糖尿病模型周期长、成本高。

可重复性:UUO和IRI的可重复性较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

 

咨询电话: 400-6988-095

 

立即咨询

400-698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