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FLD)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是酒精性肝病(ALD)的早期阶段。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1.病因
●酒精代谢:乙醇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毒性物质),干扰脂肪代谢,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
●饮酒量:男性每日摄入乙醇≥40克(女性≥20克),持续5年以上风险显著增加(注:1标准杯≈14克乙醇)。
2.症状
●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乏力、右上腹隐痛。
●进展期:可能出现黄疸、恶心、食欲下降、肝区压痛。
3.诊断
●血液检查:ALT/AST比值常>2,GGT升高。
●影像学:超声显示肝脏回声增强(“明亮肝”),CT/MRI提示脂肪浸润。
●鉴别诊断:需排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炎病毒感染等。
4.治疗与逆转
●戒酒:唯一有效方法,戒酒4-6周后可显著改善脂肪肝。
●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B1、叶酸(酒精易导致缺乏),高蛋白低脂饮食。
●药物:严重者可考虑糖皮质激素(如酒精性肝炎),但需医生评估。
5.并发症风险
●持续饮酒者10年内约8-20%进展为肝硬化。
●合并肥胖、糖尿病者预后更差。
●立即行动:逐步戒酒(突然戒断需防震颤性谵妄,严重者需医疗协助)。
●随访: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
●禁忌:避免使用对肝有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早期完全戒酒可完全逆转,肝脏功能通常恢复正常;继续饮酒则可能不可逆进展。
如有更多疑问或需个性化建议,建议咨询肝病科医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
咨询电话: 400-6988-095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