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干货‖:透射电镜操作步骤

发布时间:2025-08-18 浏览次数:58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操作步骤可分为 样品制备、仪器操作 和 数据分析 三个阶段。以下是详细流程:

一、样品制备 1. 块体材料(如金属、陶瓷) 机械减薄:研磨至约100 μm厚。 离子减薄(或电解抛光): 使用氩离子轰击(如Gatan PIPS)将样品减薄至电子透明(<100 nm)。 电解抛光(适用于导电样品)。 聚焦离子束(FIB): 定位特定区域,通过Ga⁺离子束切割出薄片(如TEM lamella)。 2. 粉末/纳米颗粒 超声分散:将样品分散在乙醇或去离子水中。 滴覆法:将悬浮液滴在碳支持膜铜网上,干燥后使用。 3. 生物样品 固定: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 脱水与包埋:乙醇梯度脱水后树脂包埋。 超薄切片:用超薄切片机切至50-70 nm厚。 4. 冷冻样品(Cryo-TEM) 快速冷冻:将样品滴在特制铜网上,用液氮快速冷冻(避免冰晶形成)。 二、TEM操作步骤 1. 开机与准备 启动电子枪高压(通常200-300 kV)和冷却系统(若为场发射枪)。 抽真空至10⁻⁵ Pa以上(防止电子散射)。 2. 样品装载 使用样品杆将铜网装入样品台,确保稳固。 缓慢插入样品杆至显微镜样品室(避免震动)。 3. 对中与合轴 电子束对中:调整聚光镜光阑,使电子束居中。 透镜合轴:使用标准样品(如金颗粒)校准物镜像散。 4. 成像模式选择 明场像(BF-TEM):仅接收直射电子,衬度来自样品质量厚度/衍射。 暗场像(DF-TEM):选择特定衍射束成像,增强晶体缺陷对比。 高分辨(HRTEM):调整物镜焦距至谢尔泽(Scherzer)条件,直接观察原子排列。 5. 衍射分析 选区衍射(SAED): 切换至衍射模式,插入选区光阑选择感兴趣区域。 调整相机长度(如500-2000 mm)获取清晰衍射斑点。 会聚束衍射(CBED):分析晶体对称性和应变。 6. 能谱分析(EDS) 启动EDS探测器,扫描样品区域获取元素分布图(需STEM模式配合)。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图像记录 使用CCD相机或直接电子探测器(如Gatan K2)保存图像。 衍射图谱标定 通过软件(如DigitalMicrograph)测量斑点间距,比对标准PDF卡片确定晶面指数。 能谱数据处理 用软件(如Oxford INCA)分析特征X射线峰,定量元素含量。 四、关机与维护 逐步降低高压,关闭电子枪。 取出样品杆,检查样品室污染。 保持真空泵运行(若长期不用需关闭)。 注意事项 辐照损伤:敏感样品需低剂量模式(如生物样品)。 像散校正:高分辨成像前必须精细校正物镜像散。 污染控制:避免手直接接触铜网,使用镊子操作。 常见问题解决 图像模糊:检查样品厚度(是否过厚)、像散或电子束对中。 衍射斑点不清晰:调整样品倾转角度至布拉格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

推荐新闻

400-698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