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常规PCR实验步骤

发布时间:2025-08-28 浏览次数:38

        PCR技术通过精准扩增DNA片段,在基因克隆和病原体诊断中发挥关键作用。掌握引物设计、反应体系优化和防污染措施,是获得高特异性产物的核心。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有用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用于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突变检测、病原体诊断等领域。以下是 常规PCR实验步骤 及关键注意事项: 一、实验准备
1.试剂
DNA模板(基因组DNA、cDNA或质粒)
 特异性引物(上游和下游引物,通常18-25bp)
dNTPs(dATP、dTTP、dCTP、dGTP)
Taq DNA聚合酶(或其他高保真酶)
PCR缓冲液(含Mg²⁺)
无菌ddH₂O
2.仪器
 PCR仪(热循环仪)
离心机、冰盒、微量移液器及无菌PCR管
二、PCR实验步骤
1. 反应体系配制(以25μL体系为例) 在冰上按以下顺序加入试剂(减少非特异性扩增):
image.png
注意:引物浓度需优化(通常0.1-1μM)、模板量过高可能导致非特异扩增。 2. 混匀与离心 轻轻吹打混匀,短暂离心使液体沉至管底。 若使用热启动酶,需在高温步骤后加酶。 3. PCR扩增程序 根据引物Tm值和产物长度设置程序(示例):image.png

注:退火温度:一般为引物Tm值减5℃(需优化)、延伸时间:按扩增片段长度调整(如1kb片段需1分钟)。


4. 产物检测


琼脂糖凝胶电泳:


配制1-2%琼脂糖凝胶(含核酸染料如GelRed)。


取5μL PCR产物 + 1μL 上样缓冲液,点样。


电泳(100-120V,20-30分钟),紫外灯下观察条带。


三、关键注意事项


防污染:


使用无菌PCR管和枪头,操作区与模板制备区分开。


设阴性对照(无模板对照,NTC)排除污染。


引物设计:


避免引物二聚体或二级结构(可用Primer-BLAST检查)。


Tm值上下游引物差异≤5℃。


优化条件:

退火温度:梯度PCR筛选最佳温度。


Mg²⁺浓度:影响酶活性(通常1.5-2.5mM)。


常见问题:


无条带:检查模板质量、引物特异性或反应条件。


非特异条带:提高退火温度、减少循环数或优化Mg²⁺浓度。


四、特殊PCR类型


逆转录PCR(RT-PCR):需先以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合成c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加入荧光探针或染料,实时监测扩增。


巢式PCR:两轮PCR提高特异性(第一轮扩增大片段,第二轮用内侧引物)。


五、示例引物设计参数


长度:18-25bp


GC含量:40-60%


Tm值:55-65℃(上下游引物接近)


避免:3'端连续G/C(易引发非特异结合)。



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可获得高特异性、高产量的PCR产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


推荐新闻

400-6988-095